8月30日CBA官宣2024-2025赛季外援政策调整,有何变化?
- 更新时间:
- 2025年10月09日 11:56
8月30日,CBA管理机构公布了2024-2025赛季的赛事安排,公布了一项引起广泛讨论的外籍球员管理规定。新赛季里,各俱乐部最多能够登记四名外援,每场较量允许外籍球员参与四节比赛总计七人次,前三个回合每节最多安排两人次,最后一节最多安排一人次。这项制度的革新与以往几个赛季的外籍球员运用条款相比,产生了明显差异。
以前几个赛季来看,CBA执行过外援四人最多上四节四人次的规则,而排名最后四位的队伍则能享受四节五人次的特殊安排球迷网,但现在这个优待在新赛季取消了,所有队伍都要遵守同样的外援使用条款,这样一来,比赛中外援的出场次数会变多,但各队间的较量会更加公正。
其实,CBA先前推行过更加开放的外籍球员规则,当时四川男队就凭借“三外”配置赢得过总冠军。不过,虽然强援的加盟让联赛更具观赏性,却也引发了始料未及的问题:本土球员在对抗中过度倚仗外援,临门一脚时缺乏主心骨。这种倾向在海外赛事中暴露得特别严重。二零一九年篮球世锦赛,咱们国家男子篮球队在自家地盘踢得不好,没能直接拿到去奥运会的门票,这个让人难过的结果,确实促使大家去想想咱们国内篮球的较量氛围。
为了给本土球员提供更多实战平台,CBA从2020-2021赛季开始,逐步降低外籍球员的出场频率,并且废除了亚洲外援的规则。但这些措施推行之后,并没有产生理想中的效果。本土球员在联赛中的训练强度不够充分,无法适应国际赛事的激烈对抗。接连错失奥运会、世界杯和亚运会的资格,再一次凸显出国内球员整体水平有待提高。
当前情形下,CBA联赛新阶段对外援的运用规则进一步放宽,意图借助强化对抗性来推动国内球员能力进步。外籍球员在赛场上的作用随之增大,赛事的趣味程度也会相应提高。这项新规的推行,或可激发类似“鲶鱼效应”的现象,迫使本土选手在更激烈的角逐中寻求自我超越。